“七个聚焦”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指导下的分领域、有重点地统筹部署、集中视角、突出焦点和导向呈现。学习“七个聚焦”的具体内涵,可以为我们指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。同时,作为有计划推进、分阶段、分领域实施的改革路线图,为我们实现改革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。
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,事关国家长治久安,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,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。2023年10月,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,在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。
这个“十一”假期,“奔县旅游”火了。县域旅游多注重“沉浸式”体验——远离城市喧嚣,在民宿闲居几日,感受小城生活的淳朴。从“火起来”到“红下去”,县域旅游的良好体验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和舒适的居住环境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我们党的指导思想、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重要问题时,多次用“思想武器”作比喻,深刻阐明思想力量的核心要义、内涵本质和实践要求。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,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源头和基础,不断为新时代新征程应对风险挑战、奋力担当作为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:“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,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,师范院校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,勇担教育强国重要使命,就要大力培养和培训高水平教师。
政务服务关乎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效能提升,影响营商环境和高质量发展,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密切相关。政务服务要加快实现跨部门和跨地区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,推进审批监管协同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,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、重大原则、重大举措、根本保证,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。全会深刻阐述并突出强调的“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”,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。
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、商品消费第二大国以及外汇储备第一大国,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,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。实践证明,这条根植于中国大地的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,符合中国国情,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。
青海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,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青海篇章。要进一步将党建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,强化党员干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、行动自觉,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本领。
健全协商民主机制,对进一步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、规范化、程序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。要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,使协商民主彰显更大优势、发挥更大效能。
中秋节以月亮的圆满象征人间的团圆,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,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愿,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。无论人们身处何方,团圆和相思的情感总能触动心灵,唤起我们最深沉的家国情怀。
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,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,在教育强国建设中,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,将其精髓深植立德树人的精神沃土,推动新时代高校文化建设工作迈向新高度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,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”,要求“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,立足新发展阶段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,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”
社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,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举措。要解放思想、深化改革、精准施策,聚焦社会工作重点领域,健全体制机制,不断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据澎湃新闻报道,近期,多地发文揭批“新形象工程”,直指“新形象工程”超出财力,导致民生领域资金被迫挪用等问题,引发关注。如果这种表面追求美好“地方形象”,实则华而不实、唯眼前不唯长远的风气不纠,“新形象工程”势必一路蔓延,积累成危及地方发展的“毒瘤”。